近年污泥處理的發展
1、過去的污泥處理
早期的污水處理廠在設計時大都忽略污泥處理單元,只進行污水處理,污泥被隨意傾倒在溝壑或良田中。還有一些污水處理廠為了節省運行費用,空置污泥處理設施,將污泥隨意排放。過去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80%以上沒有得到妥善處理。
雖然前些年污水處理發展迅速,但是污泥處理卻比起十幾年前變化不大。被無害化處理的污泥比例低,甚至違法偷排事件屢見不鮮。直到《水十條》和新的《環保法》出臺后,這種現象才逐漸改變。
2、現在和未來的污泥處理
雖然我國現行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中加入了污泥處理、處置費,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被征收者的經濟負擔,在個別地區實施存在著較大阻力。
現在大多數污泥處理企業很難自己盈利,企業運轉仍然依靠政府補貼。雖然目前國內已經有部分城市對污泥處理處置給予補貼,但是補貼覆蓋范圍還明顯不足,并且由于地區差異造成標準不一。
現如今,污泥處理處置應該以“減量化、穩定化、無害化、資源化”為目的,通過利用污泥處理處置過程中,應該以能產生具有經濟附加值的產品,且達到完全資源化為目標,減少企業生存對國家補貼的依賴度,增大行業的競爭力。
未來,污泥處理和處置在國家的重視下未來也將迎來積極向好的發展。污泥資源化是重點發展方向,且隨著陶粒應用的多元化發展,污泥陶粒必定是一個有價值、有意義的發展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