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pan id="r1rnp"><video id="r1rnp"></video></span>
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
<ruby id="r1rnp"></ruby>
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
<span id="r1rnp"></span>
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
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
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<progress id="r1rnp"><noframes id="r1rnp">
<strike id="r1rnp"><i id="r1rnp"><cite id="r1rnp"></cite></i></strike>
<span id="r1rnp"><dl id="r1rnp"><ruby id="r1rnp"></ruby></dl></span><span id="r1rnp"><dl id="r1rnp"></dl></span><ruby id="r1rnp"></ruby>
<strike id="r1rnp"><i id="r1rnp"></i></strike><span id="r1rnp"></span>
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
<span id="r1rnp"></span><strike id="r1rnp"></strike>

鄭礦機器

你當前位置: 首頁>>新聞中心>>設備知識

燃燒器在水泥回轉窯空間內定位

發布時間:2018-12-24 06:06:42發布作者:鄭礦機器
  在正常生產過程中,燃燒器的位置對窯皮的保護、耐火材料的使用周期、筒體溫度、熟料質量均有影響。
 
  從窯頭人工看火(隔鈷玻璃看),正常的火焰的形狀應該是完整有力、不沖刷窯皮,也不頂住物料,火焰的外焰與窯內帶起的物料相接觸。燃燒器出口有介于0.2~0.5m的黑火頭。
 
  從筒體掃描儀看火,正常的火焰對應的筒體溫度應該是:燒成帶的窯皮長度應該在20m~25m之間(無煙煤應長兩米,萬噸線略長5米),筒體溫度分布均勻,沒有高溫點,溫度在300℃~350℃,過渡帶筒體溫度在360℃左右(夏天環境溫度較高可加上外界環境溫度變化)。
 
  一般燃燒器前支點為定心點,后支點為可控點,隨著后支點上下左右調整,改變燃燒器與窯筒體中心線的夾角;另燃燒器小車的前進與后退改變燃燒器伸入窯內距離。
煤粉燃燒器
  新線燃燒器(或舊線更換新燃燒器)基準點定位:
 
  1、將燃燒器推至窯內,保證燃燒器端口與窯口平齊。調整燃燒器后支點,保證燃燒器端口中心與窯口中心點重合。
 
  2、用水平儀或用直尺測量燃燒器的水平度,如果不水平,則要改變前支點的高度,通過測量計算出前支點應該改變的高度,對前支點支架高度進行修正,直至滿足*1條的同時,且燃燒器水平。
 
  3、用光柱法驗證光柱在窯內的距離,應等于根據窯筒體的斜度及窯內徑計算出的長度(斜度=窯內徑/2L,L為窯口沿窯長方向與燃燒器中心線的交點)。
 
  點火時燃燒器的位置:
 
  1、燃燒器端面與窯口平齊。隨著黑火頭的長短可略調整伸入距離,黑火頭長的火焰可適離開窯口少許。
 
  2、燃燒器端面中心與窯口中心基本重合,可偏向物料方向少許。
 
  窯投料后燃燒器的位置:
 
  1、從窯口人工看火,根據火焰位置略調整燃燒器的位置,確保略偏料。如果燃燒器的位置離料太近,火焰會頂住物料,沖擊在料子中,造成頂火逼燒,未完全燃燒的煤粉被翻滾的物料包裹在內,燒成帶還原氣氛嚴重,物料中的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,形成黃心料,降低熟料的質量,還原氣氛嚴重的窯內氣體被帶入預熱器系統,入預熱器的物料與還原氣體混合,降低物料出現液相的溫度,使預熱器系統結皮,甚至堵塞,影響窯的正常煅燒。如果燃燒器的位置太偏上,火焰會沖刷到窯皮,筒體局部溫度偏高,降低窯襯的使用壽命,且燒成帶的窯皮會向后延伸,窯內的熱工制度紊亂,嚴重時,投料煅燒不久就會紅窯。
 
  2、窯運行48小時后,窯皮基本成形,此時應根據窯筒掃溫度分布再次對燃燒器位置進行微調。(在火焰形狀正常條件下)如果燒成帶前段溫度較高,而燒成帶后段溫度正常,說明燃燒器的位置離物料遠了;如果燒成帶后段溫度較低,出窯熟料大小不一,結粒不均勻,說明燃燒器頭部位置太低;如果燒成帶后段溫度偏高,固相反應帶筒體溫度也較高,甚至在380℃以上,說明燃燒器頭部位置太高;如果燒成帶的溫度較低,過渡帶的溫度也不高,燒成帶的窯皮較厚,說明燃燒器離物料太近。
營業執照,僅供網站使用
这里只有精品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