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礦機器淺析我國城市污泥處置的現狀
發布時間:2019-12-18 01:33:30發布作者:鄭礦機器
城市污泥的定義:污泥是工業廢水、生活污水處理的終端廢棄物,是廢水處理的副產品。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,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,污泥的產出量與日俱增。污泥中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屬、有機污染物、寄生蟲、病原菌及臭氣,已經成為影響城市環境衛生的一大公害。
城市污泥如果不及時處理將很快就會危害到市民的正常工作、生活。2015年國務院發布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要求污泥處置要穩定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和無害化,*先實現污泥處理的減量化和穩定化,降低污泥處置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。其次要做到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,已達到
污泥處置的*終目標。
當前,我國污泥處置的主要途徑有陸地填埋、堆肥農用干化焚燒等。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,還會造成土壤污染、破壞地下水;堆肥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,但占地費時,產生的臭氣會污染環境;焚燒效率高、無害化、減量化明顯,但是能耗高、投資大,技術難度大。我國目前無害化處置水平落后,是污泥處置問題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。
污泥處置主要面臨倆大技術難題:污泥含水率高和有機質利用率低。含水率高是制約污泥處理處置的關鍵性問題,含水率高限制了堆肥、焚燒等高效處置技術的應用,也不利于污泥的再生利用。有機質利用率低不僅浪費了可回收利用的資源,也造成污泥易腐,有異味等不良特征。
據有關數據顯示,到2020年,我國污泥產量將突破6000萬噸,據需發展行之有效的污泥處置方式。